护肩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护肩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汉代铅釉陶的演变-【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5 16:56:30 阅读: 来源:护肩厂家

汉代铅釉的演变过程

铅釉陶制作的成功是汉代陶瓷工艺的杰出成就。根据考古发现,东汉时期,铅釉陶十分流行,西至甘肃,北达长城地带,东到山东,南到湖南、江西,尤其是河南灵宝及西临潼关等地,发现了大量的铅釉陶制品,其中灵宝的翠绿琉璃光泽的铅釉陶堪称魁首。

铅釉是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助溶剂,大约在摄氏800度开始熔融,所以称它为低温釉。它的主要着色是铜和铁在氧化中烧成,铜使釉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铁使釉呈黄褐和棕红色。有人认为我国汉代的低温铅釉陶技术是从波斯、西域传入我国的,但是根据近年的研究报告,还不能断然地排除铅釉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自主发明的可能。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在金属冶炼过程中,已经对于铜、锡、铅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在青铜中增加铅,来增加液金合成的流动性。战国时期,人们对于铅的化合物有了新的认识,把金属铅烧成碱性碳酸铅,用作妇女化妆的白粉和琉璃釉的颜料,这足以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于铅金属及化合物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也为汉代铅釉陶的成功烧制打下了基础。古代陶艺工匠一旦认识了这种琉璃物质的形成规律和特性,就存在着把它应用到陶器上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了铅釉的发明。正如陶器的发明一样,人类凡是具备原料和燃料这些必要的条件,差不多都会制造陶器,它是各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各自独立创造出来的。同样,铅釉可能也是这样,是我国劳动人民独立创造发明的。

低温铅釉陶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支瑰丽的花朵,它不但有着翡翠般美丽的颜色,而且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度强,表面平整光滑,光彩照人。但是,在汉墓中发现的铅釉陶都是丧葬用的明器,至今还没有发现实用器,可能是低温烧制,不实用的原因。

铅釉奇葩——银釉

铅釉陶的表面,有时会出现一层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人们把它称为“银釉”。它是铅绿釉表面的一层半透明衣,用刀片可以轻轻地刮下来,如果把这层银衣剥去,衣的下面仍是铅绿釉。这层银衣实际是一层沉积物,当铅釉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由于水分和大气的作用,会使釉面受到轻微的溶蚀,溶蚀下来的物质连同水中原有的可溶性盐类在一定条件下会从釉层表面和裂缝中析出,加之釉水含有一定的铅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慢慢地析出一层新的沉积,这样反复地进行下去,层次就不断地增多。当沉积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光线干涉作用,就会产生银白色的光泽。本人认为其实这是一种泛铅现象。因为本人曾经暗访过当今铅釉陶造假作坊,造假者说在釉水里多加一些铅粉,器物烧成后放在院子里风吹日晒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银釉现象。但这种银釉,由于时间短,只是浮在釉面上,没有真品银釉凝结那么厚重。在唐三彩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种银釉,但它产生的部位都在铜绿釉的表面,在铁黄釉和钴蓝釉的表面不会产生银釉,因为铜绿釉容易受到水和大气的溶蚀,而铁黄釉和钴蓝釉则不易受到水的溶蚀,银釉的生成取决于釉面而不是胎。

别具一格的酱色釉陶

在东汉晚期,发现有一种胎、釉呈色很深的酱色釉陶,这类制品因胎料中含有较多的铁,在稍低的窑温下也可以使胎体达到较好的烧结状态,所以多数器物的胎骨坚硬致密,釉层丰厚而富有光泽,坚实耐用,敲击时声音清亮。它是一种用铁成分很高的劣质原料做成的,是东汉窑业手工业者的一种创新,为东汉晚期黑窑瓷器的产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汉代铅釉陶的鉴定

汉代铅釉陶,造型端庄,线条简洁,晶莹明亮的釉层以及翠绿的釉色都是它独有的魅力。旱楼水榭,浮雕狩猎纹罐等都做的敦实端庄,对人物、动物的生活状态都刻画的非常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考古价值。

(一) 真品的汉代铅釉陶器,胎土都是就地取材,烧成的是红陶胎,颜色呈浅红色,胎的质地较为粗松,露胎部分由于表层的氧化,底部成型的旋纹虽然隐约可见,但不很清楚,用硬物刻划,胎体会出现划痕。赝品则不同,由于烧结温度高,胎体坚如石头,敲击时如同瓷胎,胎质细密的程度在汉代绝对达不到。

(二)装饰花纹的区别。汉代的壶、罐、博山炉等器物肩部或腹部大都有一圈模印出来的狩猎纹,其构图生动活泼。猎人处于进攻状态,动物上下腾跃,山石树林作陪衬,层次分明协调。赝品则不同,纹饰模糊、层次不清,动物和人的比例极不协调,在装饰区里显的拥挤,且图案表面凸起较高,有凌乱现象。

(三)釉面的区别。真品釉面有两种:一种釉面深沉凝厚、釉光晶莹养目,没有浮光,器物肩、腹部细看会发现花纹浅而生动丰富,人与动物安排的章法协调。釉面不够平整,在口沿及肩部有窑粘现象,露出浅红色的胎,在放大镜下面,会看到胎质粗松;第二种是釉层薄、釉光比第一种亮,釉色略微浅淡,施釉不够整齐,也有窑粘现象。这两种都有垂釉现象。这种垂釉不是从器物口沿流向底部,而是由底部向口沿流动,这样会出现底部及下腹部釉层较薄,口、颈部分釉层厚,尤其是口沿部分出现一圈高低不同的釉滴珠,滴珠的颜色呈现出深色翠绿和泛银铅色。汉代入窑烧陶往往是器物一上一下扣起来对烧,所以就会出现上述现象,以及口沿有支烧窑粘露胎痕迹。

汉代铅釉陶年代久远,由于土质、水浸、大气的长期氧化作用出现银釉,釉面凝结厚重,有金属般的蛤蜊光泽;而现代造假一种是在釉水里掺铅粉,一种是用喷雾器把类似铅液直接喷射在釉面上,这两种造假银釉都是浮在釉面上,轻轻擦刮就会掉下来。

(四)造型有区别。汉代陶器造型古拙,人物、动物形态刻画的生动逼真。如汉代陶猪嘴长,有野猪特征。罐器造型特点是口小颈短。而赝品颈部又长又大,肩部做成斜肩,腹下部缓慢鼓出,不符合汉代真品的造型特点。

(五)重量有区别。铅釉陶器由于胎质粗松,上手时轻而适中。鉴定过程中,在陶器露胎位滴几滴水,水会在瞬间渗入,如用热水浸胎,胎体会立即散发出淡淡的墓土气味。赝品则没有以上特点,份量略重,水珠停留胎体时间较长,当然也不会散发出泥土的清香。

(六)汉代铅绿釉陶器因为都是陪葬的明器,多为出土,历经两千年,残器比例较大,多有修复、粘接、拼接,所以在鉴定中要仔细观察接釉部分的细节特征,尤其补釉难以达到汉代真品的釉色,接痕处往往有胶粘痕迹,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

铅釉技术的发明和推广,是汉代人民对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宝贵贡献。由于铅釉的折射指数比较高,高温粘度小,流动性较大,溶融温度范围比较宽,溶蚀性比较强,因此可以避免石灰釉和石灰碱釉常见的“橘皮”、“针孔”等缺陷。同时,釉层中天然气泡和大量残余晶体的存在,使釉层清澈透明,表面平整光滑,富有装饰感。我们的祖先在唐代就发现,在铅釉中加入少量的含钴和含锰的矿物可以得到蓝、紫等各种色调不同的低温釉,从而极大的丰富了陶器的装饰手段,在低温釉的基础上才创造出后来各种色彩斑斓的釉上彩。

汉代铅釉陶,是我国统一之后第一次文化高潮的产物,是我们漫漫历史长河中一枝绚丽多彩的艺术奇葩。它的造型端庄,线条简洁,把历代优美的生活用具结构表现出来,尤其是汉代的旱楼、水榭,虽然是陪葬品,却是开始烧制琉璃器的先导,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猴子很忙下载安装

烽火东周bt版

捉妖记游戏下载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