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肩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护肩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撑起蚊帐种水稻牛紏吴萸

发布时间:2020-10-19 08:35:19 阅读: 来源:护肩厂家

撑起蚊帐种水稻

正值水稻分蘖拔节期,记者来到江苏省射阳县盘湾镇塘南村,只见姜德明的100亩水稻田撑起了白色巨型“蚊帐”,在周围一大片秧苗的映衬下尤为壮观。不时有路人好奇地询问:“这是什么?”在田里忙碌的他总是耐心解答:“这个‘蚊帐’是用来防虫的,这样害虫成虫无法进入网内产卵,水稻生长全过程就无须打防虫农药。”

姜德明,何许人也?今年60岁的姜德明,曾是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30多年奋战在农技推广一线,18年躬耕陇亩、推广绿色农业。有这样一组数据记录他闪亮的人生轨迹:2次患癌,左腿高位截肢,切除1肺叶。他的实用新技术使周边县市数以万计的农民走上致富路。担任全国人大代表10年间,领衔提交议案196件,被采纳180件,其中“三农”议案68件,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立法。两次受到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并赞扬他是“全国农技战线一面旗帜”。

“蚊帐”水稻长势喜人举步维艰亟待支持

稻田里,黝黑、瘦弱,头戴草帽、拄着双拐的姜德明说:“民生幸福,‘吃’是第一位大事,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稻米,除了蔬菜,我还想为主粮安全探索实践。”近年来,姜德明在调研中发现,种植水稻通常要用8-10遍农药,如用防虫网、有机肥种植绿色稻米,既可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又可满足百姓生活需求。在经营了17年“蚊帐”菜园之后,今年他又把精力主要放在种“蚊帐”水稻上。

去年秋天,姜德明在盘湾镇塘南村流转近200亩土地。他首先察看了土壤、水源及基础条件。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田地不是用来种麦子,而是全部用来长草——一种叫做苕子的绿肥,三四十年前的农村曾普遍推行。今年4月下旬,正值苕子盛花期,他请来技工将所有半人高的苕子粉碎、翻埋,然后分块筑埂,再施上饼肥、人畜粪等农家肥,进行放水沤肥。

5月下旬,开始搭“蚊帐”插秧。200亩水稻田,100亩用来种绿色“蚊帐”水稻,100亩不搭蚊帐作为无公害进行对比种植。5亩一块用20张巨大的“蚊帐”盖起来。每张“蚊帐”长宽60米,面积3600平方米。姜德明跑了十来家生产厂,终于在今年年初找到了一家能够缝制这么大面积“蚊帐”的专业生产厂家,定制了用尼龙线织成的比窗纱还要密的18目防虫网。防虫网稠密而坚牢,即使细如针尖的稻飞虱也飞不进来,外面有不少小虫在飞舞,它们望着近在咫尺的秧苗,即使“垂涎三尺”也无法进入“蚊帐”。田里每隔几米,就有一根高大的粗竹竿撑起。千余根竹竿的顶端,都被他们夫妇俩夜以继日打磨光滑,怕的是把蚊帐戳破。在每一个巨型“蚊帐”的四周,都用几十根结实的钢丝牵引,末端用砖块缠绕后深埋土中加固。规划布局,栽培管理,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都有一套规范的操作工艺流程。

“你看,现在水稻长势多喜人。”姜德明小心地揭开“蚊帐”的一扇门,只见水稻秧苗条叶舒展,碧绿壮硕,比常规稻田的水稻秧苗果然更胜一筹。他欣喜地说:“有了这个防虫网,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都被阻隔在蚊帐外面,进不到蚊帐里面产卵了,至今没有打过一次防虫农药。我选用的是目前市场最走俏、口感最好的“南粳9108”品种,抗逆性强、少生病,杀菌剂用得也很少,可以大幅减少农药残留,保证大米食用安全。”

对于他的做法,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陈万权这样评价:“对于水稻来说,稻飞虱危害水稻秧苗的同时还会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如果把虫防住了,同时就达到了‘防虫治病’的效果。”

为了方便种“蚊帐”水稻,姜德明和妻子嵇惠芳在附近租了民房,2个多月来只回过一次县城的家。屋子里陈设极其简单,只有两张床、一个衣柜、一张旧书桌、一张饭桌和几把长条木椅。在床上,还放着一件他穿破了洞还没有补完的衬衣。

7月下旬,天气闷热,清晨5点多,姜德明和妻子就到田里开始劳作。除草、紧线,每天都要忙到天黑,周身遭到蚊子围攻才收工。这些天还算轻松的,最忙的是5月底,正值插秧时节,中午气温高达35度,为了及时上到水,每天中午一点多钟,姜德明还在一个个进水口,趴在送水渠边上水,双眼被汗水渍肿得像红葡萄,睁都睁不开。“蚊帐”最怕台风,7月底,“威马逊”和“麦德姆”登陆之时,姜德明担心得要命:“一旦“蚊帐”倒了,扶都扶不起来。”那段时间,他经常夜里还打着手电和妻子在加固“蚊帐”,为此摔了好多跟头。记者所到之处,每条田埂都见到姜德明那密密麻麻的拄拐印。从插秧前翻埋绿肥到现在三个多月,姜德明夫妇忙得都瘦了10多斤。

今年61岁的吴志是姜德明夫妇唯一的一个常年帮工。“去年,姜德明找到我,想在我的5亩承包地里试种‘蚊帐’水稻,他给我讲食品安全,讲如果试种成功,水稻就不用喷防虫农药了,他把我说动了,我和他一起搞试验,真成功了。”吴志说。原本,吴志养鸡每年能赚4~5万块钱,现在鸡也不养了,他加入了姜德明的绿色稻米团队。“算经济账就不会来,我是被他的执着感动了,所以来帮他。”在临近镇上一个纺织集团任技术总监的戢太阳,是湖北省十堰市人,听说姜德明园区少人手,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驱车10公里来义务帮工。戢太阳说:“我很为姜德明的精神所感动,他是个残疾人,退休后还在为大家做事,我们这些健全人更应力尽所能,能帮的就多来给他帮帮忙。”

别人家的田里一年种植两季庄稼,而姜德明的这200亩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去年秋天,如果这些田不长苕子全种麦子的话,我至少有10多万元的收成,现在反而多投入3万元的工本。”姜德明说,“租住的房子1年2500元,流转的200亩土地每年每亩要1000元钱,加上工本,“蚊帐”水稻一亩地投入就要5、6千元。最贵的是人工费用,1个工日要130~140元,而且农忙的时候还找不到人。”说到前景,姜德明不无忧虑地说:“还有不到三个月,新米就要上市,成本价就得10多块钱1斤,如果今年销售渠道不畅,对我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今年第一次大规模种植“蚊帐”水稻,投入很大,县里水利部门支持了姜德明几十万元修建电灌站、送水渠等基础设施。除此之外,包括向亲朋好友借的30万,他总共已投入50多万元,现在举步为艰,急需有人支持与合作。“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姜德明迫切希望能扩大“蚊帐”水稻种植面积,“防虫网如果订得多,还可以省运费。成本里面人工费用最高,如果规模大了,采用钢管、水泥管代替竹竿,不仅更为结实耐用,还能降低人工费用。”

下午3点钟,骄阳热力不减,射阳县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站长茆春太和县植保站副站长孙朝晖来姜德明田里看水稻苗情。“田间有的地方还有水,还得多搁几天干一干。”茆春太拔起一株秧苗,拨开包裹的叶片:“已经拔节了,要及时追施穗肥。”抹了把汗,茆春太感慨地说:“我和老姜共事30多年了,他就是孜孜不倦追求绿色安全农产品。一般人不理解他搭‘蚊帐’种水稻的做法,一亩田产稻谷1300多斤,才能卖上1900块钱,投入每亩就要五千元左右,这风险太大。他不光嘴上提倡食品安全,还身体力行种绿色蔬菜、种绿色稻米,都是自掏腰包,对一个家庭来讲,投入是个不小的数字,而他自己很节俭,这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

毕竟60多岁上了年纪,加上身体不好,姜德明含泪告诉记者,他那钟爱的绿色稻米事业,现已很难支撑,很想得到社会的支持,让他苦苦坚守了18年的“绿色梦想”得以继续前行。(记者 崔丽)

编辑:梅艳

无锡治早泄医院

乌鲁木齐哪家的医院做人流好

常州性功能障碍医院怎么样